勇於面對人生的無常 慈濟楊密師姐專訪
編輯部
圖/羅惠文、文/范銘偉
  「逆境來的時候,更要勇於面對,往正念的方向走」,是楊密師姐參與慈濟以來,心中一直保有的信念。

  台中縣清水人的楊密師姐,成為慈濟會員已有近20年時間,在慈濟組織裡擔任訪視的工作。訪視主要是協助台灣各個角落需要關懷的照顧戶,秉持著愛人如己的精神,將每一位苦難人都視為自己家人一般照顧與關心。

  師姐說,成為慈濟人,一切都是因緣,在未接觸慈濟之前,自己即對佛法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接觸,後來偶然的機會下她在報上看到了上人的事蹟,在心中產生共鳴,於是便在1990年時正式成為慈濟會員,並從1992年開始從事訪視的工作。

  從事訪視的過程中,讓師姐看到了台灣社會角落中需要大家共同協助的苦難人,像是罹患罕見疾病的患者,或是照顧戶家庭的孩子教育問題等,楊密師姐說:真的要把「每位苦難者都如同親人一般」,因為過程當中體會到需要關懷的,並不一定是在於社會各界願意給這些苦難者多少金錢,他們反而更需要的是長時間關心與協助,不單只是短時間的金錢協助,金錢上的幫忙只是短暫的、有時無法協助到對方走出真正的問題,甚至讓他們落入貪的念頭,除了金錢、關懷與協助走過低潮、與困厄,給予正面的力量、鼓勵更是重要。

  這幾年下來,在協助照顧戶的過程中,很多苦難者感同身受的,回過頭來以自身的經驗、力量換成自己去協助所需要幫助的人,到最後也加入慈濟,師姐說,「即使是被協助的苦難人,仍然擁有幫助別人的能力」,在協助苦難者的過程,師姐表示在做的當下不能有施與受的分別,平等的態度去關心對方,就像照顧自己家人一般,長時間的協助,在過程當中更讓苦難者了解,只要有心、付出一點點,都可以幫助到所需幫助的人。

  在慈濟這麼多年、訪視工作上讓師姐看到了相當多的個案,對生命有了不同的體悟,主動帶領孩子如何用正確的心態去看待生死,師姐與師兄在1994年實際付諸行動簽署了大體捐贈同意書。所以當今年七月底發現師兄罹患了癌症末期時,楊密師姐用豁達的態度面對,調適自己的心情,給予鼓勵與勇氣,師兄在經過醫學治療下也獲得控制,訪視過的無數例子對師姐來說,是面對生命的多個體悟,面對生命的無常,應該的是珍惜。

  「每天都要有一個好念頭」,楊密師姐也特別鼓勵時下的年輕人,面對眼前的逆境,更要用感恩且開闊的心走過去,需找正面的出口,並學習勇於面對人生的無常。(攝影/羅惠文)

TTNews慈濟新聞網:http://tzuchi.travel-web.com.tw/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c262832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